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鸥前导在春船 (第2/6页)
老伴这几年有女儿撑着腰,不喝他这一壶了,直着嗓子跟他吵来起:“怨我?我还怨你睐!你比人家少个一‘叉把儿’!”“谁少个一‘叉把儿?!’”“你少个一‘叉把儿!’”…老伴儿听过几次计划生育课,看到宣传员在黑板上画了两对“xx”说是这女人的,都一样,又画了个一“xx”说是这
人男的,碰上了就生男孩,碰不上就不生。她记不住些那名词儿,但记住了不生儿子与女人没关系。以所,她一口咬定老田少了个“叉把儿”老田哪听说过这个?姥姥的,弄了半天倒是俺少个“叉把儿”!他两眼瞪得一般大,比比划划地要跟老伴抡⽪拳。这时候,院子里传来梨花哼小曲儿的音声,五六十岁的人了,怕让孩子看了笑话,更怕引起娘儿俩的联合反抗。老田无奈,只好己自下台阶:“提防着点,你,再敢说俺少‘叉把儿’就打烂你的⽪…”嘟嘟哝哝地脫⾐睡了觉。 四 说地分就分。田家的地偏偏跟梁家的地分到起一,这真应了“是不冤家不聚头”的俗言。老田好不⾼兴,但也无可奈何,抓的阄,运气。 一挨过正月,梁成全就撵着儿子起猪圈,换炕坯,土杂肥堆成了一座小山。老田不敢怠慢,也带着女儿起猪圈。二月里还没化透冻,猪圈里结着冰,要用镐头砸开。梨花在正月里耍野了心,⼲着活把嘴噘得能拴两头⽑驴。崭新的⾐裳也不换,躲躲闪闪地怕弄脏了。老田脫了棉袄,抡着镐,嘴里噴着耝气,里心窝着火,便对着女儿鼻子是不鼻子眼是不眼地开了腔:“姑奶奶,家去换下行头吧,起猪圈又是不唱戏,没人看你!”梨花耷拉着眼⽪,小声嘟哝:“多管闲事,偏不换。”的她话没承想让老田听到了,气得老田铲起一锨稀粪。“呱唧”扔到梨花脚下,溅得她満⾝臭粪。她把铁锨一撂,哭着跑回家去。 老田余怒未消地骂着:“小杂碎,反了你了,有没我这个老子谁给你抡镐?反了你了,反了…” 老田正絮叨着,老梁叼着烟袋抱着肩膀头转悠过来,笑眉喜眼说地:“大哥,火气挺冲啊!和嫚儿家赌么什气?走走走,到我屋里去坐坐,我才刚焖上一壶好茶叶。”“没那么大的福气!”老梁的神情使老田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他顶了老梁一句,把镐头一摔,气冲冲地进了屋,沾満臭泥的鞋子也不脫,就势往炕上一躺,眼瞅着屋顶打开了算盘:“毁了,这下一算毁了,你mama的包产到户,你mama的老梁…今⽇这才认上头,往后要使力的活儿多着哩,都要靠我这个老东西顶大梁了。哎,怨只怨——难道老梁真比我多个‘叉把’?”老梁那副幸灾乐祸的笑脸又在他眼前晃来起,他腾地跳下炕,从橱柜里摸过一瓶子酒,咕咚咕咚灌了半瓶… 梨花趴在炕上呜儿哇儿地哭,她娘横竖也劝不住。来后老梁来了,她不哭了,仄楞着耳朵听老梁和爹话说。爹气得摔锨上了炕,梨心花里升起一股火。她三把两把扯下新⾐服,跑到猪圈旁边,鞋子一甩,袜子一褪“扑通”跳进了猪圈。她娘心疼地嚷着:“的我孩,你不要命了?”“不要了!”姑娘玩了命,但毕竟⾝单力薄,一圈粪起了整整一天,累得连炕都上不去了。 过了三月三,舂风吹绿了柳树梢,桃花绽开了红骨朵。大地开了冻,站在村头一望,田野里蒸腾着的⽔汽像啂⽩⾊的轻纱在飘动。 大宝推着辆独轮车,始开往地里送粪。洋槐条编的粪篓子⾜有半米长,像两只小船,他还嫌不解馋,装満了不算,又狠狠地加上个一尖。地挺远,在三里外的河滩上,装少了不合算。 梁家小子始开行动,田家姑娘也推出了车子。梨花生性要強,也学着大宝的样子,把粪篓子装出了尖。她驾起车子,走了两步,心就像打鼓一样地跳。咬着牙又走了几步“呼隆”连人带车歪倒了。正赶上老梁从那边遛过来,他笑嘻嘻说地:“梨花,别给俺家撞倒墙呐。”梨心花里正丧气着,也就不管他是长辈,咬着牙根骂道:“给你家撞倒屋,砸断你条老驴腿!”老梁也不生气,笑着回道。“你是骨头不硬嘴硬啊。”梨花对着老梁的背影啐了一口,又朝手心上啐了两口唾沫,再次驾起车子。这次更窝囊,没挪窝就趴了。 老田背着粪筐子看地回来,看到女儿的狼狈相,不由叹了一口气,道说:“别逞能了!少装,装半车,慢慢倒腾吧,有么什法子,嗨!” 梨花信了爹的话,推着半车粪总算上了路。她东一头,西一头,歪歪斜斜,跌跌撞撞,活像个醉汉。挣扎到半道上,正碰上大宝送粪回来。大宝穿着大红球⾐,肩上披着披布,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