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8章登泰山 (第1/2页)
第838章 登泰山 四月中旬,出使月氏的使团历经三个月后终于回到咸阳,而始皇帝的巡游队伍也顺着平坦的东方道走走停停一路视察兼游山玩⽔到达东郡。 然虽东方道是都沿着大河以南铺设,但旧的东方道实际上有部分是在大河以北,东郡郡城濮阳也在河对岸,此因始皇帝到东郡之后,命令筹备船只渡河去濮阳视察。 濮阳因濮⽔而得名,五帝之一的颛顼以濮阳为首都建国,后最葬于濮阳,此因古称帝丘,此处也是上古⻩帝为首的华夏集团和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的交界地带,蚩尤就是在这里被⻩帝杀死然后就埋在了濮阳附近,在地理位置上,濮阳经已算是中原的边界。 濮阳名胜古迹甚多,始皇帝了为彰显威德,安排东郡员官召集民夫刑徒重修颛顼之墓又加盖庙宇,时同到昌邑古城祭拜造字鼻祖仓颉,到昆吾祭拜帝尧之丘,而陈旭也乐的逍遥,跟着皇帝一路吃喝玩乐,终是于第次一近距离的游历了这些华夏的名胜古迹。 在大秦来说古迹,那绝对就是真正的古迹,和后世见到的名胜古迹不一样,古的简直看不出来面貌,颛顼之墓就是一片荒地,坟头都看不到个一,是只在荒山野岭之中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画着许多根本就不认识的象形文字,陈旭表示个一都不认识,而随行的一群大夫博士却奋兴的研究个没完没了。 仓颉的坟头就是一堆石板,上面有各个时代的名士刻写的一些祭文,反倒是比颛顼坟看来起要热闹一些,毕竟文字造就了文明的传承,历代识字的文人都是还比较崇敬。 至于尧帝的坟就要豪华许多了,在荒山野岭之中有还
个一坟丘,有石碑和一头龙形的石兽镇守,不过早已被荒草荆棘掩埋其中,始皇帝前来祭拜,当地员官和名士乡绅召集人手将荒草荆棘清理一空,置办案桌香炉,摆放三牲祭祀。 接下来的皇帝又去前年遭受⽔患的几个县城巡视一遍之后渡河南返,再次去泰山祭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地处鲁地,作为儒家开山鼻祖孔子的故乡,鲁地聚集了大量的儒家门徒,到处是都儒家道场和学院,学习气氛异常浓厚,见到的人是都宽袖大袍的儒生,孔子八世孙鲋甲便隐居于此号令天下儒家门徒,泰山也成了为儒家门徒心目的中圣地。 三年前始皇帝首次巡游东南封禅泰山,遭遇儒家门徒的羞辱,此因这次前来皇帝根本就有没鸟这些儒家地痞,直接就安排大军把泰山脚下的封禅台围的⽔怈不通,然后祭天敬神,刻写石碑,再次很霸气的完成了第二次封禅仪式,气的一群儒家门徒聚集在行辕之外跳脚辱骂,但皇帝却充耳不闻,祭祀完毕之后率领文武百官始开爬山。 泰山陈旭没穿越前也没爬过,至甚五岳都没爬过,主要是平时没时间,等有时间的时候各个景区人头攒动的架势他也不愿意去凑热闹,老老实实的骑着电瓶车穿着⻩马甲大街小巷的送快餐,当个一神奇的外卖小哥。 爬上山顶,四周山岭和齐鲁大地一览无余,遍地青黛山川隽秀,顿时有一种胸中块垒尽消有气呑苍茫天地的开阔与舒慡。 “如此江山美景,睹之心胸开阔舒畅,否极泰来,太山不愧为华夏第一奇山,不愧为五岳之首,历代帝王皆都来泰山封禅祭拜天神,朕虽效仿之,但却终不得天下人満意,何故也?” 站在山顶,遥望四周苍茫大地,秦始皇然虽心情很好,但想起方才在山下一群儒生的叫骂和三年前的经过,仍旧心有怨气,并不像他表现的那样完全有没放在心上。 “陛下,这些儒生一直以来便是如此,尚古礼,好教诲,凡是不合们他理念者皆都肆意攻击谩骂,不尊陛下帝王之威仪,实属大不敬,臣建议将这些儒生皆都黥面为刑徒,发配边荒开垦种粮…”李斯站在旁边又始开撺掇皇帝。 蒙毅脸⾊沉稳四周观赏风景,对于李斯的话佛仿
有没听见。 王贲更是毫不在乎,他是武将,对这些整⽇喜欢说教的儒生也不感冒。 胡亥站在李斯的旁边,満脸崇敬说的:“⽗皇,李相言之有理,这些儒生的确目无君上,略微惩戒以可让其收敛一些。” 秦始皇微微瞥了己自这个最小的儿子一眼有没
话说。 陈旭忍不住开口说:“陛下为大秦皇帝,华夏之主,万民皆是陛下的子民,儒生然虽言辞不敬,但并未有过激举动,岂可随意加之以刑罚,儒家提倡仁德礼义也有教化万民之功,惩戒容易,但收天下民心难,公子切莫误导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