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_第三卷第二十九章大媒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第二十九章大媒1 (第3/3页)



    了,可他更不理解了。“伪金”一个值二十钱,而 I五钱…呃,不对,可就是值一百五铢钱,也差了很多的。

    大汉国继承了先秦的传统,黄金和钱都算货币。不过,话就是那么一说。由于黄金是以重量为单位作价的,交易起来,先要称量半天,很不方便。在日常生活里,通常没人用黄金作货币。小额交易用钱,大一点的买卖,则是用布帛。但作为漂亮而稀有的金属,黄金的价值是很高的。早些年的时候,一斤黄金约值两万钱左右。近年来(张家大肆囤积金银,黄金升值很快),一斤金可兑换三万两三千钱。

    这金十二一枚换一百钱,32枚(1斤)才换3200钱,可差了十倍之 多。

    避宁疑惑的看着华 ,等待他来解惑…张涵是不会做亏本买卖 的。

    华 嘿嘿一乐:

    “不错!值五…幼安,你再看看这个…”

    这回,华 掏出来的,是枚明晃晃、洁白闪亮的大钱。

    “值十?这是…”

    “这是银七铢…”

    彼名思义,银七铢就是白银铸造的银钱,同样大小的尺寸,银钱则恰好重七铢,背后的图案是玉兔。

    “嗯!”

    避宁点点头,这就对了。略一盘算,管宁就明白了。肯定是1金十二等于5七铢,等于50五铢,等于1000五铢钱。一斤金合32000,而一斤银合11000。

    “不错!这金十二是九金一铜,而银七铢则是九银一铜,昨天,我去见主公…”

    华 昨天去见张涵,正好赶上金、银钱模具定型,生产出来了第一批钱币。这东西闻所未闻,华 一见了,也很是喜欢。

    张涵手里有一大批黄金、白银,这回铸造黄铜钱,顺手便铸造了一批金钱和银钱。在古代,中国盛产金银。根据历史记载,大汉国赏赐给功臣的黄金总量,就高达八十七万斤,即两百一十六吨黄金。张涵倒没有那么些,但他把张家历年累积的金银一扫而光,也有六万四千三百二十七斤黄金,及二十五万七千余斤白银…张涵严重低估了张家敛财的能力,也低估了祖父对他的偏爱。

    本来,张涵只是有这么个想法,暂时吃一下,预做准备而已。这钱再好,华 不会开口去要。不过,适逢张涵给他出了个难题。华 推无可推,无奈之下,只得勒索了几枚金、银钱,作为谢礼,稍微安慰一下自己脆弱的心灵。

    张涵拜托华 做冰人,为他大儿子张慎向管家提亲。华 与管宁是极好的朋友,与张涵关系也相当好。华 做冰人,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尽管华 并不情愿做这个冰人,他也无可推脱。

    仅从目前看来,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就是从长远考虑,此事于华 也并无损害。可是,管宁却未必愿意把女儿嫁给张慎。张涵如日中 天,北逐公孙,南却袁绍,民心归附,炼就伪金,威风是一时无二。张涵对管宁也是极尊重,两人可谓是至交好友了。与张涵联姻,管宁是不会反对的,问题出在张慎身上。

    张慎的身份颇为尴尬,他是长子,却不是嫡子。而张慎的生母梁若若,向来很得张涵的宠爱,在张家的地位,并不亚于王眸。梁家虽不是什么名门,看来很不起眼。却几代都担任张家的大管家。梁若若的父亲是张家现在的大管家;梁若若的叔叔,cao持着张家的商队;梁若若的兄弟们有从军的,也有从仕的,现在都是不大不小的官,手握实权。

    总而言之,梁家要钱有钱,要人脉有人脉,潜势力很是不小,如果张涵一偏心,未来会怎样,那就不好说了…

    华 能想到这些,管宁自然也能够想到。就算管宁想不到,华 总不能把人家姑娘往火坑里推不是,人家一口一个“叔叔”的叫着,也得提醒一句吧…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张慎不也是一口一个“叔叔”的叫他么…

    这事只要华 去说,管宁断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但是,婚事真要说成了,往后一旦有个好歹,华 可怎么去见管宁。这么一件棘手的 事,华 应下来,自是很为难,可他又推脱不掉。难道华 能对张涵 说,你家儿子是瞧上管家女儿了,管宁却未必愿意与把女儿嫁给你儿 子…显然,那是不可能的!华 再是老朋友,张涵脾气再好,也得生气。

    这些话,华 不能那么说,就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做这个冰人 了。心里盘算着这些有的没有的,华 罢说昨天去见了张涵,正打算过渡到正题。管宁却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不由插嘴问道:

    “子鱼,你这趟回来,不再担任泰山太守,今后要往哪里去,有没有个说法…”

    “…”

    汗,华 一咧嘴,老兄,别打岔,成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