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_第三卷第七十章廷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第七十章廷议 (第2/3页)

而是新单于了。对呼衍徽,须卜尤可谓恨之入骨。说起话来,自然便很不客气:

    “先

    乱初起)的时候,我等北联鲜卑,西通羌胡,尚可以 战,今日嘛…”

    须卜尤冷笑一声。

    帐中众人一时默然。当初起事的时候,人人都想要大抢一把,自是并力想‘钱’奋勇当先;现如今,钱财都已得到,很多人便只想着保住到手的财物了。己方人心四散,而汉军增援的军队却源源不断从南边、从东边开过来,这仗还怎么打…

    “今日怎么样!”呼衍徽猛一咬牙,腮帮子上鼓起一道道rou棱:今日打不打,由不得我们,想上得上,不想上也得上!不给汉人一个教训,这事没完!”

    “少说废话!反正,我是不会在美稷死守的!”

    须卜尤与骑军交过手的,深知骑军的厉害,一旦南下的骑军调回 来,双倍的兵力,他也没有多少把握获胜。美稷位于西河郡北部,汉军出塞,美鹱当其冲。再说,汉人势力正是鼎盛之时,断不会平白吃这么大一个亏。看张涵的手段…將乌桓打散内迁…就知道,事情麻烦大了!

    “砰”的一声巨响,呼衍徽把桌子掀了。他踏前一步,手指着须卜尤的鼻子,大声喝道:

    “须卜尤,你想怎么样?

    要將部族被迁,你不同意;要与汉军开战,你又想当缩头乌龟,你到底想怎么样?

    须卜尤,今天看我不宰了你个狼崽子!”

    呼衍徽张牙舞爪就要拔刀。

    须卜尤挺身而起,手已按在了刀柄上,满脸讥笑地说道:

    “呼衍徽,你说什么梦话!北迁?

    隆冬酷寒,就这天气,你是想大家都死在北迁的路上不成?就算人活下来了,牲口能活下来嘛?没有了牲口,来年的日子怎么过?

    …”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是图穷匕首现。大帐里剑拔弩张,众人分成了两派,各自聚在一处,都是手按着刀柄。帐外各人带来的随身亲卫随意地站在四下里,闻声也都聚到了大帐周围,互相对峙。一言不合,只怕一场火拼就要马上爆发了。

    “啪!”老王猛地一拍桌子,脸上黑的似要滴出水来。形势比人 强,这时候说什么也不能火拼的。强忍着怒火,老王斥责道:

    “住手!这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是自己人,危难之时,我等更应该同心协力,才是!”

    …

    老王劝说过后,帐内的气氛稍有缓和,却也说不下去了,众人不欢而散。

    “须!卜!尤!”

    呼衍徽面色铁青。

    出路无非是三条,战斗…打败了汉军,怎么样都好说;逃跑…寒冬天气,在大草原上迁徙,那叫“找死”要想逃跑,也必须拖过冬天才行。

    而且,塞外的草场都是有数的,有主的。东边是鲜卑人的地盘,南匈奴去了也存身不住,去向唯有西北…北匈奴的故地。可是,北有丁零寇其后,东有鲜卑击其左,西有西域侵其右,南有大汉攻其前。想当初,北匈奴就是这样衰落下去,直至无法立足,被迫远遁的。须卜尤不愿去那苦寒之地,也自然而然。

    除去这两条路,那就只剩下投降了。光派使者不行,那將反叛的主谋等的脑袋送过去,总该可以了吧!

    想到这里,老王的脸色比呼衍徽还难看。当然,老王也不仅仅为了自己的脑袋,张涵野心勃勃,乌桓人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如此下去,不出二十年,乌桓就会被汉人彻底吞并了。想到乌桓人的下场,老王难免兔死狐悲,自不赞同投降了。

    “呼衍徽!”

    事到如今,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怎么也不能让须卜尤活着离开美稷。

    …

    …

    “…

    陛下,度辽將军侵占南匈奴、屠各、白马 等诸狄的传统牧场,从而激起了此变,我建议,还是以安抚为主,將度辽將军用槛车押送到廷尉哪儿,追究他的罪责…”

    刘虞的话是老生常谈,还是他一贯主张的安抚政策。以边市来羁绊胡狄,用赏赐来免除劫掠。这个办法是软弱保守了点儿,却也不是全无道理。他在幽州就一直这么做,并成功的稳定了幽州的局势。张涵强行將乌桓等异族打散内迁,刘虞就很是看不惯。但是,初来乍到,对情况不了解,效果又较为显著,他也不好说什么。此时此刻,并州出了乱子,刘虞自然要出来评说一番了。

    刘虞自觉所言皆出自公心,不过,张涵却有不同看法。

    度辽將军那是张涵的人,在云中、五原诸郡设立牧场,为军中提供战马,也是张涵批准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刘虞的建议也根本没有通过的可能。况且,纯以公心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