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第六十二章天子东归2 (第1/3页)
第三卷第六十二章 天子东归[2] 七月,车 ,马萧萧,献帝车驾在众多的护卫下, 到宣平门。献帝稍稍松了口气,总算是出了长安。忽然,队伍前面传来一阵喧哗声,车驾猛然停住了,献帝身子向前一倾,一颗心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里。出事了!献帝脸上微微变色,不觉攥紧了拳头。 “是天子邪?是天子邪?” 远远的,一阵乱轰轰的声音传了过来,大批士兵聚在护城河的桥 前,阻止了队伍的前进。不过,为了保住天子的控制权,李傕派出了自己的精锐,数百名大戟士团团围住车驾,那些士兵也不能靠近。 “是后將军的人!” 见天子以目相询,侍中杨琦窥视了下,低声回答道。后將军就是郭。献帝无言。见情况紧急,随侍在侧的侍中刘艾也顾不得征询献帝的意见,大声疾呼: “是天子也!是天子也!” 刘艾的处置很合献帝的心意,然士兵犹不退去。献帝便使杨琦高举车帷,露出自己的身形。然而,献帝对着诸兵说: “你们不退却,为何胆敢这样逼迫至尊?” 长期以来,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深入人心。士兵们面面相觑,踌躇了片刻,终于退却了。献帝的车驾才能前行。但是,士兵们退出不 远,仍然在不远处望着队伍,隐隐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没有一个人说 话,只有“沙沙”的脚步声,现场的气氛极为压抑,人们不自觉放轻了呼吸,如果在此时有人一声呐喊,事情恐怕便会不可收拾。 在万众的瞩目中,车驾慢慢渡过了桥。献帝端坐在车中,从容不 迫,威严而尊贵。千夫所指,无疾而死,万众注目,杨琦不禁屏住了呼吸。见天子如此表现,杨琦心中又悲又喜…天子真是人杰,可惜生在这个时候。他没有留意到,献帝的手攥的紧紧的,指关节都发白了。 车队缓缓行驶, 声,沙沙声,压在人们心头,杨琦脸色煞白,不知如何是好。猛然间,有人在他耳畔一声大喊,杨琦吓了一跳,身体不由自主摇晃了一下,险些没有摔倒。 “万岁!万岁!万岁!…” 现场静了一静,随即杨琦才反映过来,与众人一起呼喊起来。大臣们喊了起来,大戟士喊了起来,连那些阻路的士兵呼喊起来,那呼喊声越传越远,渐渐的,所有人都加入其中,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席卷而来,震撼了整个长安城。 … 队伍走远了,长安城只剩下一个影子,杨琦早就停止了呼喊,但他的心脏依然在激烈的跳动着,久久不能平息,多久不曾有过了,狂喜充满了杨琦的心中,一时间,天也蓝了,山也绿了,水也清了…连飞扬的尘土都是那么可爱! 汉德未衰!汉德未衰!汉德未衰啊! “…杨侍中!杨侍中!” 一个低沉的声音唤醒了杨琦。刘艾正有点恼怒地盯着他。 “怎么?” 怎么?他还好意思问怎么!刘艾气的都快骂人了,可看杨琦面上的喜色,他心头一软,低声说道: “把车帷放下吧!” 杨琦这才讪讪地放下车帷。 一切都落在献帝眼里,他不由叹息,同样是侍中,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杨琦忠心可嘉,但反应也未免太慢了。还是刘艾好,忠心耿耿,又机敏过人。一声呼喊便化截了危机,他嘉许地看了刘艾一眼,刘艾微俯首,以示谦逊。 当夜,车驾到了霸陵,而行人饥肠碌碌,便停止了前进,埋锅造 饭。在炊烟袅袅中,献帝回忆起这年来,还真是苦不堪言。 献帝早想摆脱这种窘迫的困境,但他身在乱世,却无兵无勇,与公卿商议许久,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寄望于外援。可是,张涵主意未 定,一味敷衍了事,不肯‘拿天子冒险’。袁绍派遣了几回使者,暂时却无力北图。其余诸侯各守一方,连使者都没有,就更指望不上了。 袁绍野心勃勃,在关东会盟之时,便没有將天子放在眼里。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袁绍被张涵逐出了冀州,好不容易占据了豫州,势力也萎缩了不少。与袁术厮杀了数载,占了上风,却一时没法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自不会如得意之时那样忽视献帝的正统地位 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献帝一筹莫展的时候,机会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自董卓死后,朝政向由车骑將军李傕(张涵也是车骑將军,双方各用各的)、后將军郭 和右將军樊稠把持。三人原本都是董卓的部將,李傕与郭 多年同僚,交情深厚;而樊稠勇猛善战,极得人心,李傕颇忌惮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