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皇帝陛下的一天3 (第4/4页)
这么久,好不容易才创造出如此有利的局面,自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众人简单商议一下,都觉得是出兵的时机到了。 作战方案早已准备就绪,略微修改即可,自有参谋实施。众人主要是协调一下补给器械援兵牵制之类。 鲜卑人一向是汉人的大敌,眼见得他们落到这个地步,众人都不觉有些兴奋,恨不能自己亲身领军前往。卫青扫平漠北,霍去病勒石燕然,几百年下来,闻者依然热血沸腾、心驰神往。何况,这十拿九稳又是一个“卫霍之功。”于是乎,有人便欲请战。 “啪”的一声大响,张涵满脸怒色。 “这可恶的难米升!倭鬼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几人面面相觑,互相看了看,张奂试探道:“陛下,倭人是十分可恶…不过,鲜卑已虚弱至此,正是千载难逢地好机会。天赐弗取,反受其咎…” 西北战事未停,又要讨伐鲜卑。一旦与中部鲜卑打起来,东、西部鲜卑再不成器,也多半不肯坐视的。在这种时候,可万万不能再与倭人开战了。 “子美所言自是正理。朕当然不会此刻与倭开战…然而,倭人如此无礼,却不能就这么算了。朕有意派遣一使者前去倭岛,对倭女王严加申斥…” 众人闻言神色都有几分古怪,心说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这样不讲理地。呆滞了片刻,张涧咳嗽一声:“陛下圣明” 众人忍住心中地笑意。齐声称颂:“陛下圣明” 反正,只要不现在兴兵讨伐倭国,其余都是一件小事。当然了,出使倭岛之人可能会有些危险。然死道友不死贫道,众人就一概无视,转而商议起讨伐鲜卑的战事了。 五月地衡水湖景色极美,远处是群山淡淡的黛影。近处是春水碧波一望无际。船在宽阔的湖面上随波荡漾,微风吹来,湛蓝的湖水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微绉地杭绢。时而,一两条小鱼。偷偷地从船下溜过,冲破层层涟漪,游向远方。 衡水湖中岛屿密布,星罗棋布的岛屿上,郁郁葱葱的草木生机盎然,远远望去,仿佛一块块翡翠。镶嵌在硕大无朋的蓝宝石上。很快,船队便来到了其中最美的梅花岛。 梅花岛由状如梅花的六个岛屿组成,中间一个最大。五个小岛均匀地围在它的旁边,形成了一朵美丽地“水中梅。”丛丛带带翠绿的芦苇包裹着梅花岛,随风摇曳中,苇絮飘飘,别有一番景致。 不过,随着张涵立在船头的几位重臣的的心思却不在风景。 距离那次早朝已经过去月余了。定都一事还是没有结果。大臣们照例上书,张涵则照例留中不发。显然,双方都没有改变自己地想法。 这一天早朝匆匆结束,张涵就兴致勃勃地带着几人来到了信都城外。水军封锁了很大一块湖区。工部在梅花岛造了艘怪船的消息,自然瞒不了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人。几人都在思量。张涵到底是何用意… 尽管知道了,怪船的丑陋模样依然吓人一跳。像鲤鱼一样优美的船上,两侧各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水车。船中央的甲板上,一个疙疙瘩瘩的大铁箱摆在那里,旁边还竖立着一根短粗的管子,模样怪地似个烟囱… 哦,它就是个烟囱! 转眼之间,烟囱里已经冒出了浓烟。这时候,几人才留意到,黑乎乎的甲板上是堆着煤一这倒不希奇,近年来富贵人家多已经用燃煤取暖和做饭。 蒸汽机的密封始终是个问题。不过,主要问题却不是因为没有橡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汽缸的加工上,这將决定活塞和汽缸是否匹配,即蒸汽机实用与否。这艘明轮船使用的蒸汽机是李胜忠在张涵地催促下,花费大量人力手工打磨制造的,成本太高,做实验尚可,却不具备推广的可能。 “还有好一会儿要等的,我们先用饭吧”张涵如是说。 果然,过了小半个时辰,几人都已经用毕午饭,一些人在船上忙了半晌,明轮船(张涵语)依然只冒烟却是一动也不动。然而,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明轮船忽然发出巨大地声响,随即“水车” 动了下。顷刻之间“水车”转动起来,明轮船也渐渐开始加速。 “水车”越转越疾,明轮船的速度越来越快,转眼便划破平静地湖面,飞驰而去,疾如奔马,排开的水流形成巨大的波狼,泛着洁白的水沫荡漾着散开… “怎…怎么…这么快…” 见惯了张涵的种种奇思妙想,张涧依然吃惊不小。张涵的心思,他洞若观火。但是,没有风帆的船竟然驶的这样快,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万岁,这船从临淄到长安需要多少时间?” 戏志才一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张涵的心思,人人皆知。 “这个么”张涵苦笑小,没有实际测过,我也说不准…但由于逆流的关系,怎么也要一个月以上…当然,它肯定会越来越快的…” 戏志才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兵贵神速,一个月的时间还是久了些儿,况且,按照张涵的意思,这一个月还要“以上。” 明轮船的事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张涵不再提起,大臣们也不说。也许明轮船意义重大,也许明轮船用途广泛…但是,那些仅仅有助于它的完善和应用,尚不足以说服众臣同意定都临淄。日子不紧不慢的,一日复一日,双方均没有改变主立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