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萝莉? (第2/3页)
明天给我写一份关于黄巾的详细报告,写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还有,有道理的书多了,你少看那些神神道道的!” 张涵不信神佛,前生以为不存在,如今他是不敢确定了,却依然相信,人只能靠自己,指望神佛的帮助,不如自己多努力些儿。既然用不上,他就直接当它不存在了。偏偏这时代人人都多少信一些,黄老之学更是普遍认识,张角传教的顺利,与他打着黄老的旗好,不无关系。 对于张恒的善良,张涵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张恒的生活环境单 纯,是家中的嫡子,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笑脸,也没看见过真正的穷苦人。等他记事接触外人的时候,张坞人已经借了张涵的光,基本不愁衣食了。后来,到了族学,接触的,都是世代在张家为奴为仆的下人,穷归穷,挨饿受冻的,还真是不多见。 等到张恒前两年外出游学的时候,张家人才发现,张恒心太软了。他可以斩杀盗匪,却看不得人受苦。说起来,张恒更像小说里的侠客,可是,侠客能幸福如意,那只是小说,现实中倒霉的,总是这些人。 不管怎么说,在战斗中,张涵绝对不能容忍张恒轻视敌人。看着张恒眼眶都红了,张涵心里叹息一声,又找话开解他。 “小三,我不想说什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除了圣人,世人都有可恨之处。但是,黄巾并不是无辜者,他们都是杀人的盗匪… 我不是说他们杀人,我这一辈子,杀人也不在少数。但是,凡事总要讲个道理。黄巾算不得造反,他们不过是些儿盗匪。 你看看这天下的形势,黄巾起于二月,一度曾占据了清河、安平、巨鹿…” 张涵一连数了七八个郡国“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小三,你可有听说,黄巾在这些地方恢复耕种的?” “…”张恒一愣,想了想,还真没听说过。 “没有!我有确切的消息,一个都没有!” 张涵用力一挥手,以加强语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巾失败是在所难免了。可以肯定,冀州要绝收了,兖州也差不多,豫州中西部地区也一样,其他地方不说,小 三,你知道,光这里就会死多少人吗? 五百万?一千万?还是一千五百万? 如果,我是说假如,假如黄巾取得了胜利的话,我来问你,张角用什么来养兵?用什么来安民? 这些人一样也是死定了!” 张涵面目狰狞,把牙齿咬的“嘎嘣、嘎嘣”响,说不出的痛恨,大汉国不过七千多万人口而已! “黄巾军不事生产,专以劫掠为生,所过之处,不分良莠,残杀官吏,扫荡衣冠… 你说,黄巾军是不是盗匪?他们该不该死? 我恨不能把他们碎尸万段!” 在这个世界上,人口代表的,就是实力,就是国力。张涵辛辛苦苦的忙碌多年,也不过是为了多救下几个人来,將来好给他卖命,眼看着张角一下祸害死这么些人,他这几年努力竟比不上张角祸害的零头,让张涵如何甘心! 至于张角不组织黄巾造反,天下就不会乱;张角若是准备充足,就没张涵什么事了…这些并不在张涵此刻的考虑之中,他是想要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张恒留神倾听,这些事情他可没有想过。张涵说的是很有道理,不过,张恒与兄长好不容易说会儿话,却被张涵一阵数落,也不免有些怏怏不乐。他是个没有心计的人,心情不好,马上在脸上表现出来了。 “好了,不说这些,没什么意思。小三,母亲来信了…” 张恒听见这话,不由抬眼看了看,见张涵似笑非笑地看他,便有点心虚。 “你怎么招呼也不打一个,就从家里跑出来?” “哪儿有啊,哥,我可给母亲留信了!” “还说!看你领着小桐跑过来,我就知道没有好事!说,这回有什么事?”…小桐姓王,是张恒的书童。 张恒的脸红了,神色有点古怪,张涵询问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得到答案,在最后关头,张恒找了个借口,跑掉了。张涵在弟弟脸上看到了忸捏之色,这可是出人意料了。在张涵的记忆里,张恒一直是个聪明开朗的大男孩。尽管不够稳重,却很阳光,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那种。 摸摸鼻子,张涵想不通,怎么怪怪的…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坐在宽大的梳妆台前,若若正往脸上贴胡瓜片。 “怎么?” 等了一会儿,王眸忍不住开口问道,女人的好奇心总是很旺盛。她脸上贴满了瓜片躺在炕上,嘴微张,面部肌rou完全不动,声音就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是王眸的独门绝技,若若苦练了许久,都没能成 宝。 “三弟啊,看上人家的小姑娘啦~”若 要给他娶妻,这不就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