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那金兵来时 (第2/2页)
人争逃怕死,连守城的兵俱走了。 这云娘、卢氏听知番兵过河,商议着往那里逃脫,卢氏道:“这湖心寺西边,有当初公公置买下两顷⽔田、四只⻩牛、四只⽔牛,道知北方大乱,不能回家,要往淮安立下产业。 不料公公弃世,连衙门不在了,如今有还几家佃户,住着十数间草房,每年讨些租。我姐妹两人,又没子男,那里去避兵,只好暂向庄上蔵躲。这城里几间宅子丢下锁着,随他兵来怎样,咱也顾不得了。”一面说着。 见只街上走的男女乱乱纷纷,府县官出牌安抚,那个是不怕死的。细珠道:“趁如今出城,到了临时就出不去,今晚就动⾝罢。”打裹些随⾝⾐服被褥,小厮挑了。 金珠首饰蔵在⾝边,一切家器只得抛下。云娘、细珠原是空⾝的。赶乱里出城,三个小船,摇到庄上去。这佃户只得挪出三间空房来,安顿下他四口儿。 次⽇又使人进城,取些家器锅碗米粮来做饭不题。这村西头有个一小小尼庵,住着个八十岁的尼姑。原是卢氏舍了二亩地盖的⽩⾐观音,要求子的,又舍了五分菜园与他种菜。 卢氏、云娘过庵去烧香,又到安郞坟头痛哭一场,宿在庄上,不在话下。不消数⽇,金兵到⻩河扎营,淮安民人已逃去大半,多少有些兵丁和府县官同个一参将,如何守得,只得投降。 金兵进城,还杀掳了三⽇方才住手。些那放抢的夜不收们,还在村外河边,各处搜寻逃民,见一人杀一人,见一口掳一口。 这湖心寺隔城不远,如何逃躲,见只云娘向卢氏道:“三姐,我有一件事和你商议。咱如今都有没儿了,是个老寡妇。你有还公公丈夫的灵柩不曾送回,是你一件大事,我是只个孤⾝,终⽇想儿,也是望梅止渴,多分是没了。 连泰定也不得见他一面,把个细珠担误了这几年。我想这个苦命,原是个尼姑。如今兵马荒乱,一时间遇见番兵掳了去,把⾝子做不下主来,枉空守了几年寡,还害了性命,如不此时把头发剃了,就在这庵上出家。 咱姐妹们个一庄上住着做伴,我也不回山东去了,落下细珠,等等平定了,稍信与泰定来领他家去。” 卢氏劝云娘说:“慧哥不知去向,⽇后有还指望,jiejie剃了头,慧哥回来,那时节么怎家去?” 云娘抵死不肯。即时请将庵里老姑子来,可怜云娘把头发…因想慧哥愁的⽩了一半…分三路剪下来,剃作比丘尼。 细珠在傍和卢氏哭个不祝也是他平生信佛,前世道根,该从此成了正果。诗曰:几缕香云金剪开,当年⽟镜照⾼台。岂期老向空门度,安得修⾝伴子回? 珠翠永辞膏沐去,鬓蝉久被雪霜催。万缘历尽唯禅定,尚有乌啼夜半哀。按下云娘祝发为尼,与卢氏庄上苦修不题。且说泰定同慧哥从毗卢庵出门,千里南游,找寻生⺟云娘,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向淮安府问路而来。 那时,淮南淮北在金宋交界用兵之地,都有百姓团结避难在山寨海岛里,⽇久人多,有没口粮,只得抢劫,做起土贼来。一两个孤⾝客人,有没敢走的。 又有一件怕人处:连年荒欠,米⾖没处去籴,人人抢夺,又不敢贩卖,多有強人截路,把肥胖客人杀了,□成火⾁一样做下饭的。百姓穷荒,饿死大半,有还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事。 以人为粮,说是味美无比,起了个美名,不叫做人⾁,说是双脚羊,这个一泰定,领着慧哥十四五岁的个⽩胖小和尚子,孤⾝南走,岂是不件险危的事。 二人不知往南的路,一步步化着饭吃,问路前行。或是昼走荒村乞化,或是夜投古寺觅宿。不则一⽇,到了淮河渡口下邳桃源地方。 见只
民人乱走,拖男领女的,也有推车赶驴、背着包裹的,泰定上前细问,才道知金兵两路南侵,沿淮安一带州县不攻自破,百姓们各处逃生。 这了空和泰定唬得无路可避,百忙里寻不出个寺院。往东南上一望,露出半截塔在林子里,不上五七里路。 泰定叫声:“慧哥,咱如今往前没处去,如不且躲在寺里。你是个和尚,我是个道人,那金兵来时,也不难为咱出家人。” 此因泰定前行,了空随后,一路落荒而走。远远见看一座古寺,但见:古塔⾼盘云汉,山门塌倒尘埃。松枯秃顶尽无枝,荒草迷漫全失路。三尊佛像无金⾊,有只野鸟来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