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藏地密码10第10部神圣大结局 (第39/142页)
祭湖,难道就是外面那 座?湖里生活着…应该怎么念,库…特…兴…布…特…库?若是 按字面意思理解,应该翻译为万蛇之王吧?可是,按照文中的意思,指这个家伙 就是一万条蛇组成的?要是亚拉师在就好了,这里有很多密宗里德隐意。我 们要当心那个家伙,这里说那个家伙可以活一千年甚至更久,它是海中的霸主, 任何胆敢侵犯帕巴拉神庙之敌,都会成为它的腹中餐。如今他被供奉为祭湖之 主,盘绕在神庙的顶端,它与神庙相互依存,永不分离。全文就这么多,你跟我 来,我找到通风口了。” 莫金问道:“那祭湖之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想起了在湖上沉末的佣兵,当 时只是以为发生了意外,现在听卓木强巴一说,要是那个家伙还活着的话,想必 是十分危险的。卓木强巴道:“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但是一定很大,你 看那座湖有多大就可以想见了。”两人来到墙跟,在地面与墙体相交的地方竖着 一排通风孔,缝隙只有一块砖头侧身宽窄,不过并排有四五道缝。 莫金蹲身敲了敲,道:“这夯土培实,这个地方原本是一条进出的通道,后来才 堵上的,为了防止猎物逃脱,不过通道一定很长,我们可以想办开出一条路来。”在这方面,莫金就要比卓木强巴懂一些了。卓木强巴道“你带的工具里, 没有掘土的工具。”说着,他习惯性地用爪子抓了一把墙面,却忘记自己没有兽 爪了,只抓的五指生疼,却没有落下一点土灰,这夯土相当坚硬。莫金笑了笑 ,道:“我不是工程学家,我是训练特种兵的,我只对武器有了解,不知你对塑 胶炸弹了解多少?”说着,莫金吐出了刚才吃过压缩食物后嘴里嚼的口香糖, 卓木强巴无言的点点头。卓木强巴看着莫金cao作,相当简单。先将口香糖拉长拉 细,绕成一个直径二十厘米的圆圈,用锡纸包了圆圈的一部分,然后从锡纸边 缘捋出两根细细的金属丝,拉出一米来长。莫金又从自己的武器中取出一个比一 元硬币大不了多少的黑色装置,金属丝分别缠上两头,不知他按了哪里,那个 黑色装置上一红一绿两盏小灯间替跳动。莫金示意卓木强巴后退,解释道:“只 要重物落在锡纸上就能压力引爆,不过为了能自行炸毁竖体结构,它们也可以 被引线引爆。”一阵闪光之后,墙面出现了一个约一米宽、两米高、两米深的坑 道,两侧的山岩坚固无比,没有受到损毁。“这样小的响动,相信不会传到外 面去的。”莫金又取出一块口香糖放在嘴里嚼,同时与卓木强巴一起,清理掉坑 道内的土块,准备第二次爆破。 两人就这样两米两米地前进着,本以为不会引起那些佣兵的注意,没想到,那 名决策者的掌上电脑里,那两个小红点轻微但明显地移动着。“终于还是行动了 啊。”决策者露出了一切尽在掌控中的微笑。此刻他们仍在门内,这些并排着 的门形成的通道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亚拉师计算着步伐,至少已经走了五公里 ,通道的两侧仍是那种门形的结构,门上依然是永不重复的胎儿姿。通道 略有弯曲,而且略微向下,虽然坡度很小,弧度极低,但师能察觉出来,他甚 至感到它们是围着一个非常大的圆,在以环形向下前进,而普通人的感觉,就 像是在走直线一样。 越往前爆破,需要退出的距离就越远,要的泥块也越多,卓木强巴和莫金两 人以蚂蚁搬家的方式,终于将那些夯土通道打了一百多米。莫金正准备再爆破, 事先敲击了墙面,却听到了空响,不由大喜道:“到出口了,听这个声音,夯土 层已经很薄了。” 他话音刚落,卓木强巴就是大力一脚,夯土层像鸡蛋壳一般应声破碎,露出了微 光。莫金跟着补了一脚,终于看到了光!紧跟着两人就奇怪起来,怎么会有光呢? 两个鼻青脸肿且又灰头土脸的人,像两只刚刚出洞的老鼠,带着谨慎和小心探出 头来,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这竟然是一条湖底通道,而此时,天已经亮了。 确定了这条路不像有机关的样子,两人才站在了湖底通道内。不约而同,两人发 出的第一声感慨竟然都是:“太神奇了!” 这条湖底通道,显然就是他们在经过湖面时,看到的湖底那镂空城堡的一部分 ,那一扇扇的巨型桥拱式落地窗,全是用整幅的玻砖装饰,构成了一条透明的通 道。他们就像站在某座极高的建筑的阳台上,仰头看去,天空中像一片海洋, 仅仅是那些阳光穿透海洋,直射下的波光鳞动,就已经让人叹为观止,更别说那 些海中时聚时散的五彩游鱼,更别说这条通道本身。 这条通道本身,就是宫墙外的走廊式样,透过玻璃窗向下看,能隐约看到湖底的 山峦雄伟,险峻危耸。而从此处观神庙,就像建在百丈绝崖、千仞之巅的巍峨古 堡,而这古堡又在悬湖之下,天光幻影,变幻多奇,与他们已知的那个世界相比 ,完全入坠入魔幻,时空交隔。 通道内壁,画满了飞天神佛,千年的岁月并未令这些艺术珍品蒙上尘埃,它们依 然是那么栩栩如生、婀娜多姿,而当那阳光穿湖而过,迤逦照在墙上,神光波动 ,那满天神佛也已拂袖而起,踏流云而动,衣袂连连,衣带飘飘。 而真正的瑰宝,还要数这些玻砖本身,卓木强巴不清楚玻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但他至少知道一点,对于玻璃工艺,最大的难度莫过于提纯。要想让玻璃无色 剔透,就必须非常精确地剔除玻璃本身的杂志,要想让这些敲上去厚度起码有 几十厘米的玻砖,看起来就像两三毫米的玻璃一样清澈透明,那究竟需要多高的 提纯工艺?那些古人是怎么做到的?这简直需要水晶一样的特质,卓木强巴甚 至怀疑,现代的玻璃工艺是否能做到这种程度。而如此长久地浸泡在湖底,玻砖 上却光滑如此,靠湖的一侧竟然没有水藻依附,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这些玻砖,需要很精的烧造工艺吧?”卓木强巴不由问道。 “准确地说,这些应该称作琉璃璧。在古代中国民间技艺传说中,制作琉璃璧 是琉璃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