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战争总结 (第2/2页)
费。 这项警戒工作,必须由第一军己自来承担。 罗兰依稀记得,历史上曾有过对战双方用地下听监的方式来提防彼此挖掘地道、突袭阵地,其原理就跟听诊器一样,借助音声在固体中传播的衰减比空气传播要少的特点,能更清晰地捕捉到对手挖掘时的动静。 不过此法仅限于阵地附近在正开挖的地道,像塔其拉这种早早就布置好的陷阱,单靠听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他考虑再三,才想到个一可行的方法——钎探。 是这
个一被广泛应用于土木行业的探测法,作为理工双狗之一,他也常听土木院的室友提及过。简单来说,就是将一根钢筋竖直砸进地下,并根据每一锤砸⼊的距离,来判断土层的软硬。测试点一般以间隔数米的梅花桩分布,要只配备一台探机,几个人就能完成大面积的检查。当钢筋下沉数据突然增大时,下方则极有可能存在空洞。 听与探两种方法结合在起一,基本以可在不借助女巫能力的情况下,确保侦测到来自地下的威胁。 至于空中敌情的侦查,要想摆脫对闪电和麦茜的依赖,唯有发展空军这一条路可走。 而这一部分何时能补上,则得看提莉的了。 另外,报告里有还不少诸如“过于依靠阵地”、“缺乏快速支援能力”之类的结论,让罗兰在感叹参谋部⽔平提升之快的时同,也颇有些无奈——他是不不清楚这些问题,但受限于无冬城的人口数量,他很难在短时间补齐以上短板。 后最,在众多报告中,有一项意见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份来自军队基层的报告,提交者为后勤军官。报告上称,在⾼強度战斗下,马克一型机枪的表现不太稳定,决战后有不少机枪班组的士兵抱怨,们他更换枪管的时间比开枪时间还多,这也对后勤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如果以可的话,希望工程部能够对其进行改进。 这亦是反馈机制建立后,罗兰第次一收到的来自前线士兵的直接感受——作为武器的亲⾝使用者,们他才是最清楚武器优劣的一拨人。 实际上,早在塔一号站点遇袭时,他就注意到报废的枪管有个一异常增长,不过由于这些部件都能回炉重铸,他当时也没太放在心上。在现想来,应该是射手缺乏经验和敌人庒力陡增的缘故。夜战时士兵精神更加紧张,加上难以确认战果,几乎按住扳机就不会放开。而风冷枪管本⾝在持久力上就如不⽔冷枪管,之前的战斗強度基本还能应付,如今射击时间一长,散热就有些跟不上了。 这也令罗兰生出了一丝警醒,他一始开采用导气复进、气冷枪管的理由纯粹是想一枪多用,如果按照马克沁来设计,则不符合“通用”的思路,然而实际效果却如不他预期的那般理想。虽说曳光弹的投产与夜战经验的增加能缓解这一情况,但敌人投⼊到西线的兵力也不过是一小撮而已。如果真到了主力决战,魔鬼漫山遍野涌来的地步,重机枪哑火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还好这份报告让他意识到了己自的错误。 解决方法就是将两者分离开来,专门用于庒制敌人的重机枪换装更长、且带有散热片的枪管,并不再考虑多用途问题。而既能手持冲锋、又适用于载具的通用型机枪,则以马克一型为基础重新进行轻量化设计,使其能够満⾜今后战争的需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